赵某误子
佚名〔未知〕
赵某者,吴人也。家富多藏,有子三。三子皆不学无术,恃父多金,朝夕挥霍,不务正业。有一叟善意相劝,曰:“尔之子,俱游手好闲,一旦尔殁,将何以自食?当戒之从学,而后自立。”赵某勿之听,恣子放荡。寻赵某卒,其家财竭。三子者,或乞食于街市,或盗窃于邻人,或饿仆于路侧。人曰:“此乃自食恶果也!” 然岂非其父之计浅也!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有个姓赵的人,是吴国人,家里很富有,他有三个儿子。三个儿子都不学无术,倚仗父亲有钱就每日挥霍,游手好闲。有一位老者善意劝告他说:“你的儿子们都游手好闲,一旦你去世,他们将依靠什么去生活?应当告诫他们学习本事,以后才能独立生活。”姓赵的人不听劝告,继续放纵儿子们。不久姓赵的人去世了,他的家产全被他的儿子挥霍光了。三个儿子中有的在街市中乞讨,有的偷邻居的东西,有的饿得趴倒在路边。人们都说:“这是自作自受!”然而这难道不是他们父亲在计划孩子的未来时见识太浅吗?
注释
吴:古地名,今江苏苏州一带。
恃:倚仗。
叟:老年男子。
学习谚语三则
佚名〔未知〕
少年不知勤学苦,老来方知读书迟。
一日读书一日功,一日不读十日空。
学习不怕根底浅,只要迈步总不迟。
子奇治阿县
佚名〔未知〕
子奇年十六,齐君使治阿。既而悔之,遣使追。追者反,曰:“子奇必能治阿,共载皆白首也。夫以老者之智,以少者决之,必能治阿矣!”子奇至阿,铸库兵以作耕器,出仓廪以赈贫穷,阿县大治。魏闻童子治邑,库无兵,仓无粟,乃起兵攻之。阿人父率子,兄率弟,以私兵战,遂败魏师。